智慧宁津4月15日讯最是一年春好日,代表履职正当时。4月14日,农历三月十七,正值大柳镇传统集市之际,集市中间整齐排列着一张方桌、两块展板、几个板凳,“摊位”面前挤满了人,一群身着红绶带的“摊主”在人群中格外醒目,他们正在为群众讲解政策法规,普及燃气安全常识,不时还有群众向“摊主”们反映意见。
近年来,为强化代表履职,大柳镇人大除了依托人大“家站室”固定场所外,还结合大柳集、后魏集、李满集,创新打造“履职流动站”,让代表履职从“固定站点”走向“流动现场”,将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融入烟火市集。
每到赶集日,人大代表们身着红绶带,化身政策“翻译官”,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居民解读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、燃气使用安全知识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法规知识,详细讲解医疗养老、就业帮扶等惠民政策,解答选民关心的热点问题,增强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政策理解。对于能够及时解答的问题,代表们给予了明确回复,需要进一步研究协调的事项,也将群众的诉求记录在册,并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进行处理,确保每一项建议都能得到及时、有效的回应与落实,真正做到“件件有记录,事事有回音”。
“各位居民朋友们,我们接待时间有限,但是我们收摊不关门。有任何民情民意都可以扫我们的代表二维码,线上反馈给代表,我们将持续为大家排忧解难。”代表们手中的“二维码”,是连接群众与代表的“直通车”。
自县人大全面推行“代表码”以来,大柳镇人大积极响应不断扩大亮码覆盖面,但是仍旧有些群众并不知晓二维码用途。借助便民集市的渠道,大柳镇人大积极探索代表履职新途径,充分利用赶大集方式灵活、形式简单、贴近群众的优势,在织密民情民意“收集网”的同时,进一步推广和实现“云上家站室 码上见代表”,最大程度察民情、听民意、解民忧、汇民智。今年以来,辖区内70名代表线上共收到20条民情民意,办结率与满意率均为100%。
下一步,大柳镇人大将持续开展代表下沉行动,通过“线上+线下”双线联动,推动代表常态化进网格、入庭院、访企业,以靠前服务拉近代表与群众关系,用实际行动彰显人大代表为民情怀,增强群众对人大代表的情感认同和工作认同,凝聚合力共同助推大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。
(宁津县融媒体中心“智慧宁津”出品 大柳镇人民政府:王悦)
留个言再走呗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