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慧宁津11月23日讯 近年来,时集镇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,立足实际,科学布局,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,通过整合各类资源,创新“331”工作思路,依托三大平台,以点成面构建农业产业体系、生产体系、经营体系和乡村振兴示范园区,着力打造乡村振兴“时集实践”,开启乡村振兴致富新道路。
打好市场导向牌,增强农业产业体系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,立足本地资源优势,以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为重点,着力打造农产品示范园、养殖基地等种植、养殖特色产业集群,提高农业产业的整体竞争力。时集镇以前仓村为中心重点打造300亩农产品生态示范园,突出发展食用菌、有机蔬菜等特色种植;建设占地100亩的肉牛养殖种植基地,建成后可存栏1000头;建设杨小村百万蛋鸡养殖基地,建成后可存栏55万只蛋鸡,日产无抗鲜蛋达50万枚。
打好技术优势牌,构建农业生产体系。时集镇牢固树立让技术优势转化为生产优势的理念,加强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,依托后仓为农服务中心,打造一支专业化农业科技服务队,深入周边村一线指导生产,开展新品种、新技术、新模式农产品加工机械等科技成果推广应用,同时时集镇大力推进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,推进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。截至目前,时集镇农业机械使用率达100%,农业新技术应用率达90%以上,夯实了粮食生产能力基础,抓牢“粮袋子”。
打好专业合作牌,构建农业经营体系。时集镇主动创新体制机制,着力打造“党支部+龙头企业+合作社+农户”多形式联动模式,力促农业经营模式向采用先进技术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,形成多元化、多层次、多形式的农业经营服务体系。同时,着重培育壮大农业新型经营主体,新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2家,家庭农场1个,发展龙头企业1家,探索出一条以专业合作社为基础、龙头企业带动,家庭农场为补充的产业融合、共同发展的新道路。
土地经营权流转决定着农业经营规模化水平,时集镇创新发展思路,以提升土地托管服务水平为着力点和突破口,持续深化供销社合作,积极探索推行“土地股份合作+全程土地托管服务”模式,先期入股土地1200亩,在此基础上,投资3000万元打造集农业生产、管理、储存于一体的鲁供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,创新农服公司“全程托管+保底承诺+约定提成”服务机制,进一步集中土地资源,力促时集镇传统农业转型升级,“托”起乡村振兴致富梦。
打好持续发展牌,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园区。在依托绿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、后仓为农服务中心、前仓村赤松茸生态示范园区三大平台,构建农业三大体系的同时,依托益仓村乡村振兴示范园区,着力打造集前仓、后仓、杨小村、李八卦等10余个村集旅游观光、休闲采摘、技术示范推广于一体的乡村振兴示范园带,有力促进农业产业融合发展,辐射带动农民生产就业、增收致富,全面助力乡村振兴。
留个言再走呗...